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📝 聲音檔
🤗 文章內容
大家晚安,我是莉瑩。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有關焦慮的書籍。我以及身邊的人時常受焦慮所苦,總是過度努力的追求各項事務,總是害怕下一秒就會失去重要的東西。在這樣的時候,我就會打開這本書,當作是我的焦慮景囊。雖然正在用兩天大雨,三天曬網的狀態來看它,但每當我翻開它,我總是能從中獲得框位。心理時用它理性卻溫暖的話語,接住我。希望今天能將這份療癒也帶給大家。走出關系焦慮,擺脫負面自我的十八堂內在和解課。作者,無配盈。自我感是否穩定,將影響你在愛中的表現。接著我們來談,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和莉莎一樣,持續困在討好的負面循環。這很大的原因是,莉莎的成長經驗中,並沒有感受到足夠多的關注。成長的許多需求,沒有被好好滿足。
例如,當她考好成績,希望被讚賞,而不是被視為理所當然,或她跌倒時,希望被呵護,而不是被忽略或冷落。若在我們成長過程中,這些心理需求,有被好好滿足。照顧著對待你的方式,會被你的自我,吸收、消化,進而內化成你的心理功能,從而使自己有能力,具備成熟的獨立性。可是,相反的,如果你的需求沒有被滿足,就會感到匱乏,或感覺這個世界對你並不友善,也不安全。那麼,你就會在成年後的關係中,不斷尋求以下三種狀態,來試圖穩定自我感。第一,需要不斷被讚賞,感到被肯定。不論在生活或情感中,你都會不斷尋求肯定,也容易為了肯定而委屈或掏空自己。
這也說明,逆沙為什麼做得不開心,還是繼續討好。第二,需要與人融合,感受到安全與支持。在幼兒發展階段,若照顧著能提供穩定、安全的養育環境,則孩子都能發展出「課體恆存」的認知。也就是,就算照顧者不在身邊,孩子也能有安心感,直到照顧者就算不在身邊,也是在某個可預測的地方,不會過度恐慌害怕。容易情感焦慮的人,往往缺乏課體恆存的認知,導致他們在看不到人時,會容易不安。而他們與人融合的方式,有時需要全面掌握或完全透明的關係狀態,才能讓他們稍微安心或感覺被愛,卻讓伴侶感覺窒息。
第三,渴望從安穩的關係,獲得修復與替代性的安全感。在我許多情感諮商的經驗裡,個案往往都是要不到愛的一方,因此一直跑來問我,怎麼改變另一半,讓另一半成長。因為他們身上的愧乏感太過強烈,一直渴望別人愛他,而將雙眼直說的放在另一半身上,等著另一半變好之後,能更穩定的愛他。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,感謝你的聆聽,祝你有個美夢!
- 作者:好聽書齋月半B組
- 链接:https://sound2024b.vercel.app//article/20240110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